一、專題及組員介紹
(1.題目 2.組員學號姓名(可不用太大)
二、前置作業階段
(1.動機 2.主題分析 3.參考資料 4.設計目標 5.製作規模(ex.尺寸規格費用.活動規畫費用 6.概念說明 7.背景介紹)
三、執行階段
(1.發想過程 2.製作及修正過程 3.定稿→製作項目)
四、成果展示
(介紹最後成果)
五、預算
六、受訪者介紹
2009年11月2日 星期一
2009年11月1日 星期日
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
98年10月18日專題走訪拍攝照片
萬和宮:10月18日正好是農曆的十五日所以有很多的民眾到此拜拜
麻薏:在稻田旁尋找了很久,終於讓我們發現了一片麻薏田
麻薏花
麻薏果
麻薏種子:附近阿嬷說把種子隨便灑一灑它自己就會生長了
稻田邊有著一家烘咖啡豆子的店,聽老闆說店內許多的木頭家具,
都是他與哥哥撿來廢物再利用的,真是一雙巧手
誠實商店裡賣有獨特的麻薏鮮奶冰棒
誠實商店內的復古造景
誠實商店內有一本日記本,裡面有著許多到此參訪的旅客所留下的心情故事
2009年10月22日 星期四
【重塑城市新意向】心得報告
DASET報告裡,指引文化競技的政策目標之達成的五項原則中,彼此之間的緊張關係和不同的強調重點是很明顯的。這些在本書第一章曾經提過的五個原則,筆者特別在此做更詳細的說明:
1.親近與參與
2.創意力與卓越
3.多元性
4.文化遺產評估
5.文化產業
城市代表了我們對象徵、政治和文化的集體觀點,非關個人的意識形態。城市居民之間的交流和與城市經濟利益相連結的人士的重要性。
32963034 辛瑞婷
1.親近與參與
2.創意力與卓越
3.多元性
4.文化遺產評估
5.文化產業
城市代表了我們對象徵、政治和文化的集體觀點,非關個人的意識形態。城市居民之間的交流和與城市經濟利益相連結的人士的重要性。
32963034 辛瑞婷
文化新形象 藝術與娛樂管道---讀後心得
參考澳大利亞在文化生活和城市中所發生的變化,對台灣目前在文化政策、規劃和發展,具有平行對應的參考價值。
這本書主要是鼓勵人們擴展視野,增進地方福祉以及強化地方意識,可以促進人們的認同意識與歸屬感,這些意義主要來自當地的特殊性,而特殊性是指自然環境的獨特性與創造獨一無二的產物,所以我們可以找出萬和宮附近的特殊產業和特色來進行規劃。
有些人認為,文化觀光可以增加城市收益,而文化認同是發展城市觀光的有效手段,所以文化認同也可以被稱為文化形象,而文字、語言、口述歷史和傳說都是文化得以代代流傳的方式。
陳宥汝 32963027
這本書主要是鼓勵人們擴展視野,增進地方福祉以及強化地方意識,可以促進人們的認同意識與歸屬感,這些意義主要來自當地的特殊性,而特殊性是指自然環境的獨特性與創造獨一無二的產物,所以我們可以找出萬和宮附近的特殊產業和特色來進行規劃。
有些人認為,文化觀光可以增加城市收益,而文化認同是發展城市觀光的有效手段,所以文化認同也可以被稱為文化形象,而文字、語言、口述歷史和傳說都是文化得以代代流傳的方式。
陳宥汝 32963027
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
【文化創意人】心得篇
未來數十年的挑戰與機會
科技的變化在五個領域上持續加速─
資訊科技、通訊設備、材料技術、生物科技、奈米科技─邁向:
‧資訊社會,有遍及全球更好的通訊設備
‧提高市場全球化並威脅許多原住民的經濟
‧文明物質基礎的改變:
解決許多全球問題的新方案更容易發明
空前規模的工業科技災難有發生的潛力
大企業、大媒體、大財團之全球化
‧市場接收:市場及自利;排除對企業的限制
‧大媒體、大企業、大財團的力量增長,兼具大政府的減縮
‧更顯著大量的所得不均
生態危機,即將超越地球的承載力
‧遍佈全球的環境破壞及物種滅絕
‧全球氣候變化
‧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的損害,來自人造的化學製品
‧較貧窮國家人口過剩,較富有的國家則過度消耗
傳統派及現代派之間激烈的文化戰爭
‧為反應現代主義,新傳統主義及基本教義主義因而強化
‧傳統主義的可信度在廣大文化中喪失
‧守舊者企圖延遲新社會運動的趨勢,特別是社會安全網、人權、女性主義及新靈修
‧復興種族國家主義,以反對全球化文化
主流的現代文化愈來愈難合理化
‧全球生態及物種的破壞
‧貧富不均的現象增加,到處皆然
‧世俗化、疏離感、犬儒主義的增長
美國新「樂活」企業
樂活(LOHAS) 代表的是健康與永續的生活方式(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)
生態永續和商業即使多年來一直彼此為敵,但是雙方必須和解,如同環保事業常見的。意識上的改變有其必要,所以「覺醒商業」可以是實際存在的事物,使內在和外在連在一體。但是知道怎麼做生意的往往是那些奚落覺醒的人,而那些知道怎麼運作覺醒的人則迴避式算表和利潤。誰會信任商人是誠實,或生態學者會切合實際呢?所有各方各派,必須學習在具有新意社區中建立信任。
32963018 陳怡均
科技的變化在五個領域上持續加速─
資訊科技、通訊設備、材料技術、生物科技、奈米科技─邁向:
‧資訊社會,有遍及全球更好的通訊設備
‧提高市場全球化並威脅許多原住民的經濟
‧文明物質基礎的改變:
解決許多全球問題的新方案更容易發明
空前規模的工業科技災難有發生的潛力
大企業、大媒體、大財團之全球化
‧市場接收:市場及自利;排除對企業的限制
‧大媒體、大企業、大財團的力量增長,兼具大政府的減縮
‧更顯著大量的所得不均
生態危機,即將超越地球的承載力
‧遍佈全球的環境破壞及物種滅絕
‧全球氣候變化
‧人類健康及生態系統的損害,來自人造的化學製品
‧較貧窮國家人口過剩,較富有的國家則過度消耗
傳統派及現代派之間激烈的文化戰爭
‧為反應現代主義,新傳統主義及基本教義主義因而強化
‧傳統主義的可信度在廣大文化中喪失
‧守舊者企圖延遲新社會運動的趨勢,特別是社會安全網、人權、女性主義及新靈修
‧復興種族國家主義,以反對全球化文化
主流的現代文化愈來愈難合理化
‧全球生態及物種的破壞
‧貧富不均的現象增加,到處皆然
‧世俗化、疏離感、犬儒主義的增長
美國新「樂活」企業
樂活(LOHAS) 代表的是健康與永續的生活方式(Lifestyles of Health and Sustainability)
生態永續和商業即使多年來一直彼此為敵,但是雙方必須和解,如同環保事業常見的。意識上的改變有其必要,所以「覺醒商業」可以是實際存在的事物,使內在和外在連在一體。但是知道怎麼做生意的往往是那些奚落覺醒的人,而那些知道怎麼運作覺醒的人則迴避式算表和利潤。誰會信任商人是誠實,或生態學者會切合實際呢?所有各方各派,必須學習在具有新意社區中建立信任。
32963018 陳怡均
2009年10月11日 星期日
訂閱:
文章 (Atom)